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基因檢測達國際水平 醫院卻不愿與企業合作
[2012/9/28]
基因檢測,就在我們身邊
一根頭發,一口唾沫,一滴血,簡簡單單一個樣本,提示生命的密碼,并對疾病進行精確診斷、治療和愈后監測。這就是基因檢測。例如人們熟知的DNA親子鑒定。
因為準確度高,基因檢測正廣泛運用于臨床。目前,有1000多種遺傳性疾病和腫瘤疾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做出診斷,比如直腸癌、胃癌,都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有關,一旦檢測出該基因,就可以做出相應診斷。
除了醫院外,武漢光谷生物城的諸多企業和基因檢測機構,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基因檢測,有癌癥、糖尿病、帕金森病、老年癡呆等常見疾病易感基因的檢測,還有個性化的檢測服務,如兒童天賦、網癮、酒癮等。
但由于對這些商業化的基因檢測,很多人將信將疑。因此,尋求醫院合作、服務更廣大患者,是基因檢測企業“落地”、獲取認可的一條出路。
基因檢測,醫院企業合作者寥寥
采訪中,記者發現,武漢三甲醫院開展的各種基因檢測項目有20多種,但鮮有與企業合作者。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去年曾引進一家基因檢測機構,針對體檢客戶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和腫瘤風險檢測。但是,新鮮勁一過,檢測項目悄然降溫,來檢測的人越來越少。今年4月,這家機構設在醫院的檢測窗口關閉。
是技術不過關?該院體檢中心主任么冬愛否認了這種說法。人類很多疾病都和自身基因有關,目前的檢測技術也比較成熟。么冬愛分析,主要原因,一是新興事物,了解的人并不多;二是價格高,做一個全身常規體檢只需要500元,而做一套基因疾病風險評估,則要9000多元。另外,還有不少人對基因檢測持懷疑態度。“基因檢測不夠平民化,所以難免曲高和寡。”么冬愛說。
在協和醫院,院方坦言沒有與外界任何一家基因檢測機構開展過合作。同樣,記者從光谷獲知,成功占領醫院的基因機構寥寥,有的企業獨辟路徑,將基因檢測搬上了互聯網。
拒之門外,醫院緣何說“不”
在協和醫院采訪,副院長、血液科主任胡豫很自豪地說:“我們的基因檢測水平,幾乎與國際同步,在國內也是領先水平!”
該院基因研究始于上世紀60年代。目前,在國外能檢測的項目,在協和都能完成。此外,醫院大,病人多,給基因檢測提供了大量樣本,同時,基因檢測對疾病判斷指導更貼近臨床,這是商業基因檢測機構最大的短板。
胡豫說,基因檢測必須跟臨床相結合。而商業基因檢測機構檢測與臨床完全脫節,他們出具的檢測報告,醫院只能作為參考。所以,“我們對它們沒有需求。”
中南醫院檢驗科也有自己的基因研究國家課題組,基因檢測自成體系。該科副主任林芳說:“只有用于個體化醫療的基因檢測才更有意義,商業基因檢測機構對醫院無吸引力。”
采訪中,也有醫院對部分企業的基因檢測項目不認同。比如預測疾病,有專家稱,目前的醫學水平不能預知任何一個疾病的發生,找到基因缺陷,充分說明其是病人,只是基因表達水平低,沒有臨床癥狀。“這叫早期診斷,不叫預測,這是商家偷換概念。”
又比如測網癮,也遭到專家的否定:“醫學文獻上從來沒有網癮基因的存在,這與環境密切相關,與基因無關。”
“基因契合”,院企牽手造福患者
有業內人士稱,除了少數夸張的基因檢測之外,大多數商業性的基因檢測還是比較靠譜,基因研發水平也很高。基因檢測企業能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一是能彌補醫院基因檢測項目的空白,二是能帶動縣級醫院的基因檢測水平。
華大基因研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就是強強聯合的成功范本。作為亞洲第一的基因研發機構,華大基因落戶光谷后,在武漢市婦幼保健院開展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用以篩查“唐氏兒”。
去年,華大基因還利用其自主研發的“HPV基因分型檢測技術”,與武漢市衛生局聯合發起萬人宮頸癌篩查,并將與省內醫院開展耳聾基因檢測、HBV乙肝耐藥分型檢測技術。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中部醫療高地,先進的基因檢測運用于臨床,只會給患者帶來福音。所以,基因研發機構只要找準“基因”,并且進行安全、有效、經濟適宜性等技術評估,落地將不是難事。我省醫療水平先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武漢“光谷”,基因企業集群地,研發水平國內一流,亞洲屈指可數,強強聯合,無疑將釋放巨大能量。
一根頭發,一口唾沫,一滴血,簡簡單單一個樣本,提示生命的密碼,并對疾病進行精確診斷、治療和愈后監測。這就是基因檢測。例如人們熟知的DNA親子鑒定。
因為準確度高,基因檢測正廣泛運用于臨床。目前,有1000多種遺傳性疾病和腫瘤疾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做出診斷,比如直腸癌、胃癌,都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有關,一旦檢測出該基因,就可以做出相應診斷。
除了醫院外,武漢光谷生物城的諸多企業和基因檢測機構,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基因檢測,有癌癥、糖尿病、帕金森病、老年癡呆等常見疾病易感基因的檢測,還有個性化的檢測服務,如兒童天賦、網癮、酒癮等。
但由于對這些商業化的基因檢測,很多人將信將疑。因此,尋求醫院合作、服務更廣大患者,是基因檢測企業“落地”、獲取認可的一條出路。
基因檢測,醫院企業合作者寥寥
采訪中,記者發現,武漢三甲醫院開展的各種基因檢測項目有20多種,但鮮有與企業合作者。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去年曾引進一家基因檢測機構,針對體檢客戶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和腫瘤風險檢測。但是,新鮮勁一過,檢測項目悄然降溫,來檢測的人越來越少。今年4月,這家機構設在醫院的檢測窗口關閉。
是技術不過關?該院體檢中心主任么冬愛否認了這種說法。人類很多疾病都和自身基因有關,目前的檢測技術也比較成熟。么冬愛分析,主要原因,一是新興事物,了解的人并不多;二是價格高,做一個全身常規體檢只需要500元,而做一套基因疾病風險評估,則要9000多元。另外,還有不少人對基因檢測持懷疑態度。“基因檢測不夠平民化,所以難免曲高和寡。”么冬愛說。
在協和醫院,院方坦言沒有與外界任何一家基因檢測機構開展過合作。同樣,記者從光谷獲知,成功占領醫院的基因機構寥寥,有的企業獨辟路徑,將基因檢測搬上了互聯網。
拒之門外,醫院緣何說“不”
在協和醫院采訪,副院長、血液科主任胡豫很自豪地說:“我們的基因檢測水平,幾乎與國際同步,在國內也是領先水平!”
該院基因研究始于上世紀60年代。目前,在國外能檢測的項目,在協和都能完成。此外,醫院大,病人多,給基因檢測提供了大量樣本,同時,基因檢測對疾病判斷指導更貼近臨床,這是商業基因檢測機構最大的短板。
胡豫說,基因檢測必須跟臨床相結合。而商業基因檢測機構檢測與臨床完全脫節,他們出具的檢測報告,醫院只能作為參考。所以,“我們對它們沒有需求。”
中南醫院檢驗科也有自己的基因研究國家課題組,基因檢測自成體系。該科副主任林芳說:“只有用于個體化醫療的基因檢測才更有意義,商業基因檢測機構對醫院無吸引力。”
采訪中,也有醫院對部分企業的基因檢測項目不認同。比如預測疾病,有專家稱,目前的醫學水平不能預知任何一個疾病的發生,找到基因缺陷,充分說明其是病人,只是基因表達水平低,沒有臨床癥狀。“這叫早期診斷,不叫預測,這是商家偷換概念。”
又比如測網癮,也遭到專家的否定:“醫學文獻上從來沒有網癮基因的存在,這與環境密切相關,與基因無關。”
“基因契合”,院企牽手造福患者
有業內人士稱,除了少數夸張的基因檢測之外,大多數商業性的基因檢測還是比較靠譜,基因研發水平也很高。基因檢測企業能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一是能彌補醫院基因檢測項目的空白,二是能帶動縣級醫院的基因檢測水平。
華大基因研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就是強強聯合的成功范本。作為亞洲第一的基因研發機構,華大基因落戶光谷后,在武漢市婦幼保健院開展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用以篩查“唐氏兒”。
去年,華大基因還利用其自主研發的“HPV基因分型檢測技術”,與武漢市衛生局聯合發起萬人宮頸癌篩查,并將與省內醫院開展耳聾基因檢測、HBV乙肝耐藥分型檢測技術。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中部醫療高地,先進的基因檢測運用于臨床,只會給患者帶來福音。所以,基因研發機構只要找準“基因”,并且進行安全、有效、經濟適宜性等技術評估,落地將不是難事。我省醫療水平先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武漢“光谷”,基因企業集群地,研發水平國內一流,亞洲屈指可數,強強聯合,無疑將釋放巨大能量。
上一篇:中秋國慶黃金周警惕車內環境污染
下一篇:國家食藥局指定實驗室遴選工作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