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一滴試劑辨真假
[2014/8/2]
在一個有著24個槽口的碟式芯片反應池內,滴流入1.5微升的樣品反應試劑,是否感染細菌、感染什么細菌很快就能揭曉。與傳統的常規檢測方法相比,該技術快速、靈敏、樣品用量少,儀器小巧便攜,在食源性微生物檢測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然而就是這樣一項遠遠優于傳統技術,甚至在國際上也是處于領先水平的自主創新技術,在國內市場推廣時卻面臨著重重門檻。”在不久前舉辦的科博會上,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科學儀器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欣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自主創新技術用于食品安檢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的食源性微生物檢測還是采用常規方法。傳統的細菌檢驗方法靈敏度高、費用低,能夠得到食品樣品中細菌數量和特性等方面的定性及定量結果。但傳統的檢測方法耗時費力,獲得結果通常需要幾天時間,并且要求所要檢測的細菌增殖為可見菌落。“培養基制備、細菌培養、菌落計數和生化指標的檢測都增加了實驗室的工作量。”劉欣說。
“傳統方法檢測食源性微生物,一次只能檢一個指標,而微流控碟式芯片上的24個檢測通道,可以進行多指標的并行檢測。并且通道之間完全隔離,不接觸空氣,因此避免了交叉污染。”專業人士張巖說道。
張巖介紹,基于核酸對細菌、病毒等進行檢測的晶芯RTisochip-A恒溫擴增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儀(以下簡稱“晶芯”)主要采用恒溫擴增技術以及微流控芯片技術。微流控碟式芯片是博奧的專利技術,恒溫擴增儀是其第一款應用微流控芯片技術的擴增產品。微流控碟式芯片具有多指標并行檢測、樣品及試劑用量少的特點;而恒溫擴增技術,因為恒溫擴增反應不需要90℃以上的高溫變性過程,只是在50—60℃之間反應,并且微流控芯片的結構設計有液封的效果,反應液的揮發并不嚴重,因此具有各檢測孔反應均一、結果可控的優勢。
“這項設備是一個檢測微生物的平臺,同樣也應用于臨床檢驗,如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檢測,以及農業、奶制品、水質等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張巖說。
食品安檢需要快速檢測
“目前我國的相關監管部門、消費者和食品加工企業對添加劑違法濫用、農藥殘留等食品化學性污染比較重視,對食品微生物安全問題卻關注不足。”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首席專家劉秀梅指出,我國在食品原料、加工工藝、監管水平和溯源能力等方面與歐美還存在差距。
《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曾提出,目前我國存在“監管能力較為薄弱,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不能滿足食品安全監管需要”等問題,因此需要加強基層監管隊伍快檢設備的配備和應用,提高抽檢針對性和效率,推進檢驗儀器設備自主化。
“近年來迅速發展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大大改善了檢測效率,彌補了傳統方法的不足。”專業人士介紹,快速檢測方法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縮短檢測時間。“雖然不能作為最后出具報告的確證方法,但是針對現實監管分散、樣本分散以及樣本量不均的狀況,使用快速檢測方法對樣本進行初步篩選后再對可疑樣本進行儀器傳統方法確證,可以大大提高檢測效率。”王永貴說。
“恒溫擴增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實際應用主要都是用來定性,其多個引物的設計能帶來更高的特異性,反應快,實驗操作也非常簡單,因此很適合快速檢測。”張巖介紹,“從實驗成本控制角度來講,碟式芯片上每個樣品反應量僅需1.4μL,相應的試劑用量也減少到了幾微升,更符合目前快速檢測領域的需求。”
技術推廣面臨重重困難
盡管我國已經出現了一些類似“晶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檢測技術和檢測產品,但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卻很難被同類產品的使用單位認可。
“原因有三:首先國內食品安全檢測采用傳統培養法已經形成路徑依賴,一時還難以接受基于核酸檢測的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方法;其次,一些使用單位對國內自主品牌產品還存在不信任,寧愿從國外引進一些價格昂貴的中高端檢測儀器設備,但這對資金有限的基層單位來說,會給財政造成很大負擔;再次,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領域國家標準的制定相對滯后,我國在該項檢測技術方面還沒有形成參考標準。”劉欣說,“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因為沒有標準,推廣面臨困境,從而沒有辦法實現對大量樣本的搜集工作;而因為缺少大量樣本,所以在標準制定上就會缺少相應依據,從而阻礙了這方面工作的開展。”
“‘晶芯’不僅在檢測效率上高于傳統方法甚至國外技術,而且價格要遠遠低于國外技術甚至國內的傳統方法。但因為國內缺乏相應的標準,從源頭監管的理念還沒有深入,這些新技術的推廣困難重重,也很難讓我國擺脫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劉欣說。
讓食品安全從源頭抓起
“在國外,食品的安全監測是全鏈條的,尤其注重對食品源頭的檢測,但在國內更注重的是鏈條終端,即食品進入消費者口中之前的環節。終端檢測與源頭檢測相比,增加了社會成本,而且容易出現‘漏網之魚’。”劉欣說。
劉欣指出:“目前在我國食品安全從源頭抓起確實存在一些難題,比如中國食品生產散戶較多,與國外很多國家食品生產標準化農場模式相比,監管檢測難度較大,但是隨著快速檢測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便攜式、實時傳輸的檢測設備可以下到田間地頭進行檢測,大大提高檢測效率。”
“歸根結底,食品安全源頭檢測的實現還需要國家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持。”劉欣建議,“首先,快速檢測領域國家標準需盡快制定,使得快速檢測設備能得到推廣;其次,國家應加大對基層質檢部門的支持力度,真正將基層質檢做到實處才能實現源頭檢測;第三,食品安全問題環環相扣,要想真正從源頭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從‘預防、檢測、治療’等多處發力,而不是一條腿走路。”
“然而就是這樣一項遠遠優于傳統技術,甚至在國際上也是處于領先水平的自主創新技術,在國內市場推廣時卻面臨著重重門檻。”在不久前舉辦的科博會上,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科學儀器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欣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自主創新技術用于食品安檢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的食源性微生物檢測還是采用常規方法。傳統的細菌檢驗方法靈敏度高、費用低,能夠得到食品樣品中細菌數量和特性等方面的定性及定量結果。但傳統的檢測方法耗時費力,獲得結果通常需要幾天時間,并且要求所要檢測的細菌增殖為可見菌落。“培養基制備、細菌培養、菌落計數和生化指標的檢測都增加了實驗室的工作量。”劉欣說。
“傳統方法檢測食源性微生物,一次只能檢一個指標,而微流控碟式芯片上的24個檢測通道,可以進行多指標的并行檢測。并且通道之間完全隔離,不接觸空氣,因此避免了交叉污染。”專業人士張巖說道。
張巖介紹,基于核酸對細菌、病毒等進行檢測的晶芯RTisochip-A恒溫擴增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儀(以下簡稱“晶芯”)主要采用恒溫擴增技術以及微流控芯片技術。微流控碟式芯片是博奧的專利技術,恒溫擴增儀是其第一款應用微流控芯片技術的擴增產品。微流控碟式芯片具有多指標并行檢測、樣品及試劑用量少的特點;而恒溫擴增技術,因為恒溫擴增反應不需要90℃以上的高溫變性過程,只是在50—60℃之間反應,并且微流控芯片的結構設計有液封的效果,反應液的揮發并不嚴重,因此具有各檢測孔反應均一、結果可控的優勢。
“這項設備是一個檢測微生物的平臺,同樣也應用于臨床檢驗,如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檢測,以及農業、奶制品、水質等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張巖說。
食品安檢需要快速檢測
“目前我國的相關監管部門、消費者和食品加工企業對添加劑違法濫用、農藥殘留等食品化學性污染比較重視,對食品微生物安全問題卻關注不足。”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首席專家劉秀梅指出,我國在食品原料、加工工藝、監管水平和溯源能力等方面與歐美還存在差距。
《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曾提出,目前我國存在“監管能力較為薄弱,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不能滿足食品安全監管需要”等問題,因此需要加強基層監管隊伍快檢設備的配備和應用,提高抽檢針對性和效率,推進檢驗儀器設備自主化。
“近年來迅速發展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大大改善了檢測效率,彌補了傳統方法的不足。”專業人士介紹,快速檢測方法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縮短檢測時間。“雖然不能作為最后出具報告的確證方法,但是針對現實監管分散、樣本分散以及樣本量不均的狀況,使用快速檢測方法對樣本進行初步篩選后再對可疑樣本進行儀器傳統方法確證,可以大大提高檢測效率。”王永貴說。
“恒溫擴增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實際應用主要都是用來定性,其多個引物的設計能帶來更高的特異性,反應快,實驗操作也非常簡單,因此很適合快速檢測。”張巖介紹,“從實驗成本控制角度來講,碟式芯片上每個樣品反應量僅需1.4μL,相應的試劑用量也減少到了幾微升,更符合目前快速檢測領域的需求。”
技術推廣面臨重重困難
盡管我國已經出現了一些類似“晶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檢測技術和檢測產品,但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卻很難被同類產品的使用單位認可。
“原因有三:首先國內食品安全檢測采用傳統培養法已經形成路徑依賴,一時還難以接受基于核酸檢測的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方法;其次,一些使用單位對國內自主品牌產品還存在不信任,寧愿從國外引進一些價格昂貴的中高端檢測儀器設備,但這對資金有限的基層單位來說,會給財政造成很大負擔;再次,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領域國家標準的制定相對滯后,我國在該項檢測技術方面還沒有形成參考標準。”劉欣說,“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因為沒有標準,推廣面臨困境,從而沒有辦法實現對大量樣本的搜集工作;而因為缺少大量樣本,所以在標準制定上就會缺少相應依據,從而阻礙了這方面工作的開展。”
“‘晶芯’不僅在檢測效率上高于傳統方法甚至國外技術,而且價格要遠遠低于國外技術甚至國內的傳統方法。但因為國內缺乏相應的標準,從源頭監管的理念還沒有深入,這些新技術的推廣困難重重,也很難讓我國擺脫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劉欣說。
讓食品安全從源頭抓起
“在國外,食品的安全監測是全鏈條的,尤其注重對食品源頭的檢測,但在國內更注重的是鏈條終端,即食品進入消費者口中之前的環節。終端檢測與源頭檢測相比,增加了社會成本,而且容易出現‘漏網之魚’。”劉欣說。
劉欣指出:“目前在我國食品安全從源頭抓起確實存在一些難題,比如中國食品生產散戶較多,與國外很多國家食品生產標準化農場模式相比,監管檢測難度較大,但是隨著快速檢測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便攜式、實時傳輸的檢測設備可以下到田間地頭進行檢測,大大提高檢測效率。”
“歸根結底,食品安全源頭檢測的實現還需要國家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持。”劉欣建議,“首先,快速檢測領域國家標準需盡快制定,使得快速檢測設備能得到推廣;其次,國家應加大對基層質檢部門的支持力度,真正將基層質檢做到實處才能實現源頭檢測;第三,食品安全問題環環相扣,要想真正從源頭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從‘預防、檢測、治療’等多處發力,而不是一條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