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廣東缺水嚴重 分水方案引發節水革命
[2011/4/15]
廣東年平均降雨量為1774毫米,是全國平均值的2.74倍,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830億立方米。然而,統計發現,廣東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2100立方米,低于全國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資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4。
廣東的分水方案,實際引發了一場沒有無硝煙的節水革命。而這場革命的實質,是逼迫流域內的所有地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逐步轉變以高能耗、高污染為主要特點的落后發展方式。
除了東江分水外,廣東還會適時啟動其他主要江河的水量分配工作,力爭在全省幾大流域內建立以水定需、量水定產的水量倒逼機制,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
流水汩汩———一根直徑2.5厘米的膠管從屋門口拉到魚塘邊,潔凈的自來水噴涌而出。
這是2011年3月“中國水周”,記者在連平縣元善鎮鶴湖村親眼所見的真實場景。膠管另一頭連接的,不是農戶自發修建的水池,而是由政府投資、承擔全城6萬人口用水的鶴湖尾飲用水工程主管道。近10年來,由于工程性缺水,處在東江源頭、有著新豐江水庫上游2/3集雨面積的連平縣,開始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用水緊張。經常性的斷水,幾乎讓所有居民體會到這場危機的殘酷和真實。
然而,無節制用水和浪費水資源,在當地依然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廣東省水利廳官員日前在當地調研時亦發現,連平雖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年人均用水量和萬元GDP耗水量都超過了全省的平均量。
熱水器形同虛設
家里的熱水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形同虛設。有時忙完一天的工作,腰酸腿疼、滿身臭汗地回來,本來指望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連廁所也不能上,涼也不能沖
五六只大容量的紅膠桶,擺滿了廚房、飯廳和廁所。老劉家的“壯觀景象”,讓從廣州回來掃墓的兒媳目睹后忍俊不禁。不過,對近年來飽受斷水之苦的老劉來說,一點都不好笑。他的房子在連平西街口,和城內其他地區相比,這里地勢并不算很高。每到晚上用水高峰期,他家的水龍頭怎么都擠不出一滴水來。“若沒這些大紅桶在低峰期存下一點水,晚上煮飯洗菜都成問題。”
家住城北的李老板向記者抱怨,他家的熱水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形同虛設。“有時忙完一天的工作,腰酸腿疼、滿身臭汗地回家,本來指望好好放松一下,沒想到連廁所也不能用,急得真想去跳樓。”
事實上,連平并不存在資源性缺水。根據連平縣水利局提供的一份數據,該縣多年來年均降雨量達1784毫米,目前,全縣年均水資源總量就有22.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達5800立方米。
“當地面臨的主要是工程性缺水,汛期沒有足夠的水庫把雨水蓄積起來。”河源市水務局副局長溫文中分析說,鶴湖水庫建成后,供水情況實際已大有改觀。然而,有限的庫容仍無法滿足城市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記者調查發現,盡管用水緊張在當地已成赤裸裸的現實,但民眾的節水意識令人堪憂。據統計,連平目前水資源年使用量約為3.0億立方米,人均約698立方米,而廣東省人均綜合用水量僅為483立方米;2009年,該縣的萬元GDP耗水量為152立方米,而廣東全省當年平均萬元GDP耗水量只有119立方米。連平縣自來水公司有員工大發感慨,在民眾節水意識沒有明顯提高的情況下,供水緊張的局面還會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存在。
連平的用水緊張問題亦引發了一些水利專家對其他地區的憂慮。廣東省水利廳水資源處處長林進勝就指出,怎么合理利用好現有水資源,不僅是連平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擺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
東江水經不起浪費
東江三大水庫81.26億立方米的可調節庫容,根本經不起浪費。特別是到了枯水期,下游數千萬人口隨時面臨會缺水的危險
目前,廣東年平均降雨量為1774毫米,是全國平均值的2.74倍,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830億立方米。只從這些數據來看,廣東屬降水豐沛的省份。然而,廣東省水利廳統計發現,廣東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2100立方米,低于全國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資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4,即使是在貌似水量豐沛的東江流域,用水區年人均水資源量僅為1100立方米,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1700立方米年人均用水警戒線。
而且,廣東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質性缺水比較嚴重。水利專家分析指出,廣東80%的自然降雨在時間上高度集中于主汛期6月—9月,主要以洪水形式出現并迅速流向大海,成為不可支配的水資源。
此外,由于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過于粗放,導致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水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尤其是目前珠三角有些河段以及粵東、粵西的部分河段,水質已降低為劣V類,出現了嚴重的水質性缺水問題。
這些現象表明,在廣東,水資源緊張實際是一場潛流暗涌的危機。
實際上,廣東省委、省政府對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的水資源緊張已經“先知先覺”。
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早在2008年8月,廣東省政府便頒發《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旨在從源頭加強需水管理。
“政策甫一出臺,許多民眾都不理解,河源是水源地,水多的是,為什么連我們的用水也要限制。”一位地方官員回憶道。
“還有很多人沒認識到,東江不僅是廣州、深圳、河源、惠州、東莞等地區的主要供水水源,而且擔負著香港供水的重要任務,是我省重要的‘政治水、經濟水、生命水’。”廣東省東江流域管理局一位官員對記者有感而發,“如果我們不能提前把節水意識落實到具體的節水行動中去,善待和用好這條母親河,東江三大水庫81.26億立方米的可調節庫容,根本經不起浪費。特別是到了枯水期,下游數千萬人口隨時面臨缺水的危險。”
東江流域是全國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試點地區,也是廣東省率先實施流域分水方案的試驗區。處在上游的河源,其東江流域的面積占整個東江流域的42.8%,水資源量則占整個東江流域的41%。“新政出臺后,河源跟流域內其他各市一樣,在自己地盤上取多少水用多少水,再不能由自己說了算。”河源市水務局副局長溫文中告訴記者,“必須按分配到的水量和水質要求,以水定需,量水定產。”
分水方案和節水革命
節水,注定是一場由東向西,并逐步擴散到全省所有重要流域的曠日持久的革命。幾乎可以預言,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節水在廣東都是一個關鍵詞
記者調查發現,廣東的分水方案,實際引發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節水革命。而這場革命的實質,是逼迫流域內的所有地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逐步轉變以高能耗、高污染為主要特點的落后發展方式。
前些年,河源作為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區,引進了大量從其他地區遷移過來的企業,其中不乏那些處于低端產業的落后企業“分水方案實際上對河源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溫文中副局長坦承,“我們現在不但取水要服從省里的計劃,產業發展布局也要符合省里的要求。”
《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水方案》并非一紙空文。記者從側面了解到,目前河源全市分配到的水資源量只有17.63億立方米。溫文中笑稱,即使這樣的分配量有點不足以滿足河源目前的發展需求,想多用水還得按程序向省里打報告。
正因為省里的目標是合理節水和區域平衡,不能無止境地滿足個別地區的用水需要,所以編制一套科學的水量調度方案并不容易。東江流域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石教智告訴記者:“每年水量調度前,局里就要主動聯合省水文局、水電設計院等單位赴流域三大水庫等地收集、了解氣象信息及水庫發電計劃、蓄水情況,并結合水雨情預測分析情況,組織編制水調方案。最后由省水利廳組織有關單位對方案進行評審后,再發送到各單位實施。”
事實證明,水量調度方案成功,換得了整個東江流域的供水安全。東江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梁裕明日前考察新豐江水庫,看到庫區水位已經上升到106米。“這就是我們枯水期對水量實施有效調度的成果。”
廣東的分水方案,實際引發了一場沒有無硝煙的節水革命。而這場革命的實質,是逼迫流域內的所有地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逐步轉變以高能耗、高污染為主要特點的落后發展方式。
除了東江分水外,廣東還會適時啟動其他主要江河的水量分配工作,力爭在全省幾大流域內建立以水定需、量水定產的水量倒逼機制,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
流水汩汩———一根直徑2.5厘米的膠管從屋門口拉到魚塘邊,潔凈的自來水噴涌而出。
這是2011年3月“中國水周”,記者在連平縣元善鎮鶴湖村親眼所見的真實場景。膠管另一頭連接的,不是農戶自發修建的水池,而是由政府投資、承擔全城6萬人口用水的鶴湖尾飲用水工程主管道。近10年來,由于工程性缺水,處在東江源頭、有著新豐江水庫上游2/3集雨面積的連平縣,開始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用水緊張。經常性的斷水,幾乎讓所有居民體會到這場危機的殘酷和真實。
然而,無節制用水和浪費水資源,在當地依然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廣東省水利廳官員日前在當地調研時亦發現,連平雖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年人均用水量和萬元GDP耗水量都超過了全省的平均量。
熱水器形同虛設
家里的熱水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形同虛設。有時忙完一天的工作,腰酸腿疼、滿身臭汗地回來,本來指望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連廁所也不能上,涼也不能沖
五六只大容量的紅膠桶,擺滿了廚房、飯廳和廁所。老劉家的“壯觀景象”,讓從廣州回來掃墓的兒媳目睹后忍俊不禁。不過,對近年來飽受斷水之苦的老劉來說,一點都不好笑。他的房子在連平西街口,和城內其他地區相比,這里地勢并不算很高。每到晚上用水高峰期,他家的水龍頭怎么都擠不出一滴水來。“若沒這些大紅桶在低峰期存下一點水,晚上煮飯洗菜都成問題。”
家住城北的李老板向記者抱怨,他家的熱水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形同虛設。“有時忙完一天的工作,腰酸腿疼、滿身臭汗地回家,本來指望好好放松一下,沒想到連廁所也不能用,急得真想去跳樓。”
事實上,連平并不存在資源性缺水。根據連平縣水利局提供的一份數據,該縣多年來年均降雨量達1784毫米,目前,全縣年均水資源總量就有22.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達5800立方米。
“當地面臨的主要是工程性缺水,汛期沒有足夠的水庫把雨水蓄積起來。”河源市水務局副局長溫文中分析說,鶴湖水庫建成后,供水情況實際已大有改觀。然而,有限的庫容仍無法滿足城市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記者調查發現,盡管用水緊張在當地已成赤裸裸的現實,但民眾的節水意識令人堪憂。據統計,連平目前水資源年使用量約為3.0億立方米,人均約698立方米,而廣東省人均綜合用水量僅為483立方米;2009年,該縣的萬元GDP耗水量為152立方米,而廣東全省當年平均萬元GDP耗水量只有119立方米。連平縣自來水公司有員工大發感慨,在民眾節水意識沒有明顯提高的情況下,供水緊張的局面還會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存在。
連平的用水緊張問題亦引發了一些水利專家對其他地區的憂慮。廣東省水利廳水資源處處長林進勝就指出,怎么合理利用好現有水資源,不僅是連平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擺在全省人民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
東江水經不起浪費
東江三大水庫81.26億立方米的可調節庫容,根本經不起浪費。特別是到了枯水期,下游數千萬人口隨時面臨會缺水的危險
目前,廣東年平均降雨量為1774毫米,是全國平均值的2.74倍,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830億立方米。只從這些數據來看,廣東屬降水豐沛的省份。然而,廣東省水利廳統計發現,廣東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2100立方米,低于全國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資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4,即使是在貌似水量豐沛的東江流域,用水區年人均水資源量僅為1100立方米,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1700立方米年人均用水警戒線。
而且,廣東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質性缺水比較嚴重。水利專家分析指出,廣東80%的自然降雨在時間上高度集中于主汛期6月—9月,主要以洪水形式出現并迅速流向大海,成為不可支配的水資源。
此外,由于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過于粗放,導致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水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尤其是目前珠三角有些河段以及粵東、粵西的部分河段,水質已降低為劣V類,出現了嚴重的水質性缺水問題。
這些現象表明,在廣東,水資源緊張實際是一場潛流暗涌的危機。
實際上,廣東省委、省政府對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的水資源緊張已經“先知先覺”。
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早在2008年8月,廣東省政府便頒發《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旨在從源頭加強需水管理。
“政策甫一出臺,許多民眾都不理解,河源是水源地,水多的是,為什么連我們的用水也要限制。”一位地方官員回憶道。
“還有很多人沒認識到,東江不僅是廣州、深圳、河源、惠州、東莞等地區的主要供水水源,而且擔負著香港供水的重要任務,是我省重要的‘政治水、經濟水、生命水’。”廣東省東江流域管理局一位官員對記者有感而發,“如果我們不能提前把節水意識落實到具體的節水行動中去,善待和用好這條母親河,東江三大水庫81.26億立方米的可調節庫容,根本經不起浪費。特別是到了枯水期,下游數千萬人口隨時面臨缺水的危險。”
東江流域是全國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試點地區,也是廣東省率先實施流域分水方案的試驗區。處在上游的河源,其東江流域的面積占整個東江流域的42.8%,水資源量則占整個東江流域的41%。“新政出臺后,河源跟流域內其他各市一樣,在自己地盤上取多少水用多少水,再不能由自己說了算。”河源市水務局副局長溫文中告訴記者,“必須按分配到的水量和水質要求,以水定需,量水定產。”
分水方案和節水革命
節水,注定是一場由東向西,并逐步擴散到全省所有重要流域的曠日持久的革命。幾乎可以預言,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節水在廣東都是一個關鍵詞
記者調查發現,廣東的分水方案,實際引發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節水革命。而這場革命的實質,是逼迫流域內的所有地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逐步轉變以高能耗、高污染為主要特點的落后發展方式。
前些年,河源作為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區,引進了大量從其他地區遷移過來的企業,其中不乏那些處于低端產業的落后企業“分水方案實際上對河源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溫文中副局長坦承,“我們現在不但取水要服從省里的計劃,產業發展布局也要符合省里的要求。”
《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水方案》并非一紙空文。記者從側面了解到,目前河源全市分配到的水資源量只有17.63億立方米。溫文中笑稱,即使這樣的分配量有點不足以滿足河源目前的發展需求,想多用水還得按程序向省里打報告。
正因為省里的目標是合理節水和區域平衡,不能無止境地滿足個別地區的用水需要,所以編制一套科學的水量調度方案并不容易。東江流域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石教智告訴記者:“每年水量調度前,局里就要主動聯合省水文局、水電設計院等單位赴流域三大水庫等地收集、了解氣象信息及水庫發電計劃、蓄水情況,并結合水雨情預測分析情況,組織編制水調方案。最后由省水利廳組織有關單位對方案進行評審后,再發送到各單位實施。”
事實證明,水量調度方案成功,換得了整個東江流域的供水安全。東江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梁裕明日前考察新豐江水庫,看到庫區水位已經上升到106米。“這就是我們枯水期對水量實施有效調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