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食品添加劑公示仍似一紙空文
[2011/10/14]
自制火鍋底料、飲料、調味料的餐飲單位,應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公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8月31正式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這意味著,在食品安全備受考驗的現在,消費者有望不再吃得“云里霧里”。
公示一月有余,記者發現,在實際操作中,不少企業以“商業機密”作為拒絕履行這一規定的理由,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看不懂”。專家認為,公示制度還有一些漏洞,不論是公示的內容還是監管的力度,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大。
部分企業拒絕公示
9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的一家現制飲料店。店內并未張貼相關內容。詢問得知,工作人員對添加劑公示“并不知情”。
這樣的情況是公示頒布后遇到的尷尬。采訪發現,很多小型的餐館、飲料店似乎并不知道公示添加劑這件事情。還有一些店鋪稱,自己店里的食品“純天然制作”,沒有使用任何添加劑,沒有必要公示。
一些較大的餐飲企業也打起了太極。一些連鎖企業在店內貼出配料明細,并表示除了這些原材料之外,沒有使用添加劑成分。
崇文門外大街附近一家麻辣誘惑旗下滾燙秀火鍋超市表示,滾燙秀火鍋自制的火鍋鍋底和調料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劑,但使用范圍和標準和范圍符合國家規定。
該店立在門口的大紅告示牌顯示,所有的自制飲品均屬純天然物質調配而成。如一款烏梅湯的配料為烏梅汁、果糖、純凈水,芒果豆漿配料為芒果原漿、豆漿粉、果糖、純凈水,所含添加劑均顯示為“無”。
通過該店自制鍋底產品明細,用餐顧客能看到麻辣鍋底、清湯鍋底、酸湯鍋底的每一種配料成分。如“酸湯鍋底”的配料包括酸菜、野生椒、骨膠、檸檬酸等5種;“清湯鍋底”用了姜、蔥、雞油、牛油等配料。不過讓人費解的是,“清湯鍋底”無添加劑,但在添加劑含量一欄卻顯示:“符合國標并兩種同功能添加劑相加之和不超過100%。”“這說明不含添加劑”,該店員工給出了這樣的說法。
北京市新中關購物中心附近的呷哺呷哺火鍋店內可見:自制鍋底配料按照傳統配方安全生產,在加工過程中未添加任何添加劑。為使酸辣鍋底更具口感,添加了檸檬酸,但劑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我們對于原料采購很嚴格,有固定的品牌和廠家,基本上不含添加劑,顧客可以放心用餐。”該店員工說。
消費者看不懂
對于商家亮出的添加劑公示牌,消費者評說不一。
經常和朋友一起吃火鍋的武漢市民羅先生表示,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關注,公示添加劑后自己吃得會更放心。
而部分消費者擔心,看得到的公示往往都是“屬于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但消費者不可能將飲料等拿去化驗,對于鍋底、調料、飲料里添加劑的具體成分和含量,也不可能僅憑自己就加以區別。在上海某外企工作的曹小姐表示,如果不能使用的或濫用的添加劑被隱瞞了不公示,商家等于是在誤導消費者。
還有消費者表示,需要公布添加劑的食品太少,難道面點、西食、炒菜就不用公示么?
規范需細化
根據傳統,餐飲企業的廚房向來為“閑人免進”的“重地”,一般不對外開放。這也讓這些廚房在消費者心中多了一絲神秘色彩。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在電話中說,在當前人們對食品安全日益關心的背景下,食品添加劑量化公示可以使餐飲企業接受消費者監督,讓生產變得相對透明化,推動企業規范運作,誠信經營,是積極而明智的。
也有專家持懷疑態度。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李里特打了個比方:要求公示食品添加劑就好像上街就要被檢查是否帶了兇器。誰會那么傻,拿著兇器給人抓現行呢?李里特認為,不解決“商業機密不能公示”和“是否如實公示”兩個問題,公示制度必將流于形式。在這種情況下,監管部門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監管方式。
目前,對餐飲企業的食品添加劑監管情況并不樂觀。
據了解,我國目前被批準使用的2400多種食品添加劑中,有國標或行標的不足500種。江西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秘書長藍瑞浪認為,部分食品添加劑使用沒有標準,或標準不完整、不統一,不僅讓企業茫然無措,也困擾著執法者,監管存在技術難題。
此外,違法成本低導致企業難自律。《規范》雖然要求餐飲單位公示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但對于不公示的行為,沒有處罰措施。在國務院辦公廳今年4月下發的《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中,對相關違法行為也只有“責令其進行整改”的規定。
業內人士建議,《規范》的配套支持應跟上,相關部門應盡快明確處罰措施,健全食品企業誠信不良記錄,才能使《規范》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公示一月有余,記者發現,在實際操作中,不少企業以“商業機密”作為拒絕履行這一規定的理由,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看不懂”。專家認為,公示制度還有一些漏洞,不論是公示的內容還是監管的力度,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大。
部分企業拒絕公示
9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的一家現制飲料店。店內并未張貼相關內容。詢問得知,工作人員對添加劑公示“并不知情”。
這樣的情況是公示頒布后遇到的尷尬。采訪發現,很多小型的餐館、飲料店似乎并不知道公示添加劑這件事情。還有一些店鋪稱,自己店里的食品“純天然制作”,沒有使用任何添加劑,沒有必要公示。
一些較大的餐飲企業也打起了太極。一些連鎖企業在店內貼出配料明細,并表示除了這些原材料之外,沒有使用添加劑成分。
崇文門外大街附近一家麻辣誘惑旗下滾燙秀火鍋超市表示,滾燙秀火鍋自制的火鍋鍋底和調料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劑,但使用范圍和標準和范圍符合國家規定。
該店立在門口的大紅告示牌顯示,所有的自制飲品均屬純天然物質調配而成。如一款烏梅湯的配料為烏梅汁、果糖、純凈水,芒果豆漿配料為芒果原漿、豆漿粉、果糖、純凈水,所含添加劑均顯示為“無”。
通過該店自制鍋底產品明細,用餐顧客能看到麻辣鍋底、清湯鍋底、酸湯鍋底的每一種配料成分。如“酸湯鍋底”的配料包括酸菜、野生椒、骨膠、檸檬酸等5種;“清湯鍋底”用了姜、蔥、雞油、牛油等配料。不過讓人費解的是,“清湯鍋底”無添加劑,但在添加劑含量一欄卻顯示:“符合國標并兩種同功能添加劑相加之和不超過100%。”“這說明不含添加劑”,該店員工給出了這樣的說法。
北京市新中關購物中心附近的呷哺呷哺火鍋店內可見:自制鍋底配料按照傳統配方安全生產,在加工過程中未添加任何添加劑。為使酸辣鍋底更具口感,添加了檸檬酸,但劑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我們對于原料采購很嚴格,有固定的品牌和廠家,基本上不含添加劑,顧客可以放心用餐。”該店員工說。
消費者看不懂
對于商家亮出的添加劑公示牌,消費者評說不一。
經常和朋友一起吃火鍋的武漢市民羅先生表示,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關注,公示添加劑后自己吃得會更放心。
而部分消費者擔心,看得到的公示往往都是“屬于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但消費者不可能將飲料等拿去化驗,對于鍋底、調料、飲料里添加劑的具體成分和含量,也不可能僅憑自己就加以區別。在上海某外企工作的曹小姐表示,如果不能使用的或濫用的添加劑被隱瞞了不公示,商家等于是在誤導消費者。
還有消費者表示,需要公布添加劑的食品太少,難道面點、西食、炒菜就不用公示么?
規范需細化
根據傳統,餐飲企業的廚房向來為“閑人免進”的“重地”,一般不對外開放。這也讓這些廚房在消費者心中多了一絲神秘色彩。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在電話中說,在當前人們對食品安全日益關心的背景下,食品添加劑量化公示可以使餐飲企業接受消費者監督,讓生產變得相對透明化,推動企業規范運作,誠信經營,是積極而明智的。
也有專家持懷疑態度。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李里特打了個比方:要求公示食品添加劑就好像上街就要被檢查是否帶了兇器。誰會那么傻,拿著兇器給人抓現行呢?李里特認為,不解決“商業機密不能公示”和“是否如實公示”兩個問題,公示制度必將流于形式。在這種情況下,監管部門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監管方式。
目前,對餐飲企業的食品添加劑監管情況并不樂觀。
據了解,我國目前被批準使用的2400多種食品添加劑中,有國標或行標的不足500種。江西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秘書長藍瑞浪認為,部分食品添加劑使用沒有標準,或標準不完整、不統一,不僅讓企業茫然無措,也困擾著執法者,監管存在技術難題。
此外,違法成本低導致企業難自律。《規范》雖然要求餐飲單位公示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但對于不公示的行為,沒有處罰措施。在國務院辦公廳今年4月下發的《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中,對相關違法行為也只有“責令其進行整改”的規定。
業內人士建議,《規范》的配套支持應跟上,相關部門應盡快明確處罰措施,健全食品企業誠信不良記錄,才能使《規范》更有效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