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7年度報告》發布
[2017/11/22]
11月21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在京召開《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7年度報告》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介紹報告有關情況。發布會由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蘇靖主持。
為積極應對全球變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科技部和財政部的支持下,在科技部高新司和合作司的具體領導下,國家遙感中心(地球觀測組織GEO中國秘書處)積極落實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要求,啟動了“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會同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跨部門組織國內頂尖的科研力量,開展了全球及區域尺度生態環境遙感專題產品研發及監測分析研究。
科技部黨組和萬鋼部長都高度關注年度報告編制工作,指出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工作要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綱,以全球視野積極應對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為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應對氣候變化和政府決策等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力量。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報告繼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熱點問題以及熱點區域,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應對全球災害與環境問題的迫切需要,選定“‘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和“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對植被的影響”2個專題開展監測分析。
“‘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專題是2015年度該專題報告的延續與深化,本著“一帶一路”開放性原則,及時跟進最新進展,將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全域及周邊大洋納入專題監測區域,覆蓋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西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這三個大洋海域以及日本海等九個主要海區。該專題秉承“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理念,瞄準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基準年,生成國際首套2015年全球30m土地覆蓋數據集,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生態環境動態監測評估的基準。通過11種“一帶一路”區域定量遙感數據集產品和24個用于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的指標,對“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生態環境與發展潛力,以及陸路交通和重點海域海洋災害狀況進行了監測、分析與評估。相關成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規劃方案制定提供現勢性和基礎性的生態環境信息。
“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對植被的影響”專題是2017年新拓展的一個專題。該專題聚焦重大災害對陸地植被的影響,利用全球陸表特征參量系列產品,對1982~2016年間11個典型的森林火災、旱災、水災與地震災害事件對植被的影響及災后植被遙感參數變化過程和時空差異進行了分析,并評估了植被對不同災害類型響應的差異性以及人工干預在災后植被恢復中的作用,可為自然災害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科技部總體部署,國家遙感中心組織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清華大學以及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國內優勢科技力量,共同開展 2017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編制過程中,注重吸收國家科技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以及相關部門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氣象、環境、資源和高分等國內外衛星的連續觀測數據,保障了年度報告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以徐冠華院士為組長的顧問組和以郭華東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的指導下,組織召開各類研討、咨詢會40余次,涉及多領域知名專家400余人次,確保了報告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7年度報告》的主要結論概括如下:
1. “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專題
(1)“一帶一路”沿線陸域不同地區地帶性氣候資源稟賦差異懸殊,生態系統結構差異明顯,森林、荒漠、草地、農田、水域和城市等6大生態系統面積占比依次為34.73%、24.10%、23.44%、15.01%、2.16%、0.57%。2015年“一帶一路”區域森林地上生物量總量達2813億噸,歐洲區與俄羅斯北部寒溫帶與寒帶森林、非洲南部區和東南亞區熱帶雨林是全球森林碳庫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厄爾尼諾事件導致部分地區嚴重干旱,農田和草地生態系統生產力受到顯著影響。
(2)“一帶一路”沿線區域水分收支空間分布不均。干旱區綠洲和半濕潤/半干旱區的灌溉農區,大氣降水不能滿足農田蒸散耗水需求,依靠河流徑流和地下水補充水分虧缺,農業生產用水與生態用水之間矛盾突出,導致局部生態環境退化。
(3)“一帶一路”陸域太陽能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受緯度影響為主,地形和云量影響為輔。最適宜太陽能發電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的荒漠及稀疏植被地區,主要包括西亞、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區,非洲南部的卡拉哈迪沙漠,以及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
(4)由于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背景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選取的“一帶一路”23個重要城市區域的生態環境狀況、發展現狀水平和發展速度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可劃分為城市規模大且持續發展、城市發展成熟但近期減速、城市發展規模滯后但城市發展速度較快,以及城市發展滯后且發展速度遲緩等4種類型,對“一帶一路”區域未來重點經濟合作區的布局具有一定指示意義。
(5)經濟走廊的通行能力與區域人口密度、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和自然環境條件等呈高度的相關性!耙粠б宦贰睎|西兩端的歐洲經濟圈和東亞經濟圈的道路最為發達,中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存在明顯的短板。中蒙俄經濟走廊和新亞歐大陸橋的通行能力和通達狀況較好的區域集中在走廊的兩端,中部區域受嚴寒、地形起伏大、荒漠環境等地理因素影響通行能力和通達性較差;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受荒漠、低溫和地形崎嶇等地理因素影響,通行能力和通達狀況整體稍差;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通行能力和通達狀況整體較為均衡。中印、印歐之間陸路交通缺乏主干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的聯通。
(6)在“一帶一路”的重點海域中,災害性海浪和臺風災害主要影響西行、北上和南下三大藍色經濟通道的中高緯度海域,海面高度異常主要影響三大藍色經濟通道的低緯度海域。
為在“一帶一路”實施中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促進區域合作共贏與協調發展,在區域、廊道與節點城市規劃建設中提出如下建議:
(1)科學謀劃城市及交通基礎設施欠發達地區的未來發展戰略,以交通樞紐和城市區域合作園區建設統籌為突破口打通制約“互聯互通”的關鍵薄弱環節,有效帶動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2)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承載力為制約因素,科學制定“一帶一路”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兼顧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之間的平衡,有效保護陸地生態系統,維護水資源安全;
(3)加大政策扶植,科學布局“一帶一路”陸域太陽能資源開發,帶動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2.“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對植被的影響”專題
(1)全球植被變化受全球氣候變化、人為活動、重大自然災害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相對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的擾動而言,重大自然災害事件對植被的影響往往是局部的、離散的,同時具備突發性和破壞性的特點。報告分析表明,各種重大自然災害對植被的影響具有明顯差異:就災害對植被的影響范圍而言,干旱與洪水影響范圍較大,林火與地震影響范圍較;就影響強度和恢復周期而言,地震與林火對植被影響強度大,植被恢復周期長,干旱與洪水次之。
(2)葉面積指數等植被遙感參數對重大災害造成的植被狀況變化響應敏感,這些高頻率、長周期過程參數數據可有效研究重大災害的植被響應與恢復過程。各災害類型的植被遙感參數在災后都表現出先下降后恢復的趨勢,但不同植被類型的響應速度和時空變化特征差異很大。
(3)人工御災措施與災后干預有助于減輕災害對植被的影響,促進災后植被的恢復。分析表明,農田灌溉條件與御災能力密切相關,與非灌溉農田相比,灌溉農田植被遙感參數下降幅度較小,時間有所滯后;災后人工干預可以加快林火災后的植被恢復,對于經營性林區采用必要的補種措施,可較快恢復林區植被,促進森林生產力的提高,有效恢復森林碳匯;在自然保護區域采用自然恢復措施,植被恢復周期較長,但更有利于原有地帶性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貫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科學研究、政策制定和行動實施等層面動員和集聚了大量社會資源,致力于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作為重要的技術保障,中國逐步建立了氣象、資源、環境、海洋和高分等地球觀測衛星及其應用系統,其觀測能力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中國在環境、資源和減災等方面對地球觀測數據的需求。同時,作為地球觀測組織(GEO)的創始國和聯合主席國,通過GEO合作平臺,中國向世界開放共享其全球地球觀測數據,并努力提供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是中國參加GEO工作部際協調機制框架下的一項重要工作,將長期、持續地開展下去。中科院、教育部、海洋局、氣象局、國防科工局、測繪地信局、環境保護部、地震局等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從數據支撐、人才隊伍建設、成果共享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自啟動這項工作以來,在保持繼承性和強調發展性的原則基礎上,“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已連續五次對外公開發布,圍繞全球生態環境典型要素、全球性生態環境熱點問題和全球熱點區域這3大類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遙感監測與科學分析,陸續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陸表水域面積時空分布、大型國際重要濕地、城鄉建設用地分布狀況、非洲土地覆蓋、中國-東盟生態環境狀況等8個專題系列共13個報告,為應對全球變化、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獲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這一工作充分彰顯了我國遙感科技界對服務人類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積極態度和重要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國科學家通過在這一領域的持續研究和創新,取得了新的技術突破,帶動了相關領域的發展,謀得了全球合作的主動性,提升了話語權,擴大了國際影響。
今后,年度報告工作將進一步面向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積極落實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精神,以全球視野進一步推進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
為積極應對全球變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科技部和財政部的支持下,在科技部高新司和合作司的具體領導下,國家遙感中心(地球觀測組織GEO中國秘書處)積極落實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要求,啟動了“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會同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跨部門組織國內頂尖的科研力量,開展了全球及區域尺度生態環境遙感專題產品研發及監測分析研究。
科技部黨組和萬鋼部長都高度關注年度報告編制工作,指出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工作要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綱,以全球視野積極應對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為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應對氣候變化和政府決策等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力量。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報告繼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熱點問題以及熱點區域,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應對全球災害與環境問題的迫切需要,選定“‘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和“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對植被的影響”2個專題開展監測分析。
“‘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專題是2015年度該專題報告的延續與深化,本著“一帶一路”開放性原則,及時跟進最新進展,將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全域及周邊大洋納入專題監測區域,覆蓋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西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這三個大洋海域以及日本海等九個主要海區。該專題秉承“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理念,瞄準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基準年,生成國際首套2015年全球30m土地覆蓋數據集,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生態環境動態監測評估的基準。通過11種“一帶一路”區域定量遙感數據集產品和24個用于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的指標,對“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生態環境與發展潛力,以及陸路交通和重點海域海洋災害狀況進行了監測、分析與評估。相關成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規劃方案制定提供現勢性和基礎性的生態環境信息。
“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對植被的影響”專題是2017年新拓展的一個專題。該專題聚焦重大災害對陸地植被的影響,利用全球陸表特征參量系列產品,對1982~2016年間11個典型的森林火災、旱災、水災與地震災害事件對植被的影響及災后植被遙感參數變化過程和時空差異進行了分析,并評估了植被對不同災害類型響應的差異性以及人工干預在災后植被恢復中的作用,可為自然災害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根據科技部總體部署,國家遙感中心組織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清華大學以及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國內優勢科技力量,共同開展 2017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編制過程中,注重吸收國家科技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以及相關部門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氣象、環境、資源和高分等國內外衛星的連續觀測數據,保障了年度報告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以徐冠華院士為組長的顧問組和以郭華東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的指導下,組織召開各類研討、咨詢會40余次,涉及多領域知名專家400余人次,確保了報告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7年度報告》的主要結論概括如下:
1. “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專題
(1)“一帶一路”沿線陸域不同地區地帶性氣候資源稟賦差異懸殊,生態系統結構差異明顯,森林、荒漠、草地、農田、水域和城市等6大生態系統面積占比依次為34.73%、24.10%、23.44%、15.01%、2.16%、0.57%。2015年“一帶一路”區域森林地上生物量總量達2813億噸,歐洲區與俄羅斯北部寒溫帶與寒帶森林、非洲南部區和東南亞區熱帶雨林是全球森林碳庫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厄爾尼諾事件導致部分地區嚴重干旱,農田和草地生態系統生產力受到顯著影響。
(2)“一帶一路”沿線區域水分收支空間分布不均。干旱區綠洲和半濕潤/半干旱區的灌溉農區,大氣降水不能滿足農田蒸散耗水需求,依靠河流徑流和地下水補充水分虧缺,農業生產用水與生態用水之間矛盾突出,導致局部生態環境退化。
(3)“一帶一路”陸域太陽能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受緯度影響為主,地形和云量影響為輔。最適宜太陽能發電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的荒漠及稀疏植被地區,主要包括西亞、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區,非洲南部的卡拉哈迪沙漠,以及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
(4)由于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背景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選取的“一帶一路”23個重要城市區域的生態環境狀況、發展現狀水平和發展速度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可劃分為城市規模大且持續發展、城市發展成熟但近期減速、城市發展規模滯后但城市發展速度較快,以及城市發展滯后且發展速度遲緩等4種類型,對“一帶一路”區域未來重點經濟合作區的布局具有一定指示意義。
(5)經濟走廊的通行能力與區域人口密度、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和自然環境條件等呈高度的相關性!耙粠б宦贰睎|西兩端的歐洲經濟圈和東亞經濟圈的道路最為發達,中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存在明顯的短板。中蒙俄經濟走廊和新亞歐大陸橋的通行能力和通達狀況較好的區域集中在走廊的兩端,中部區域受嚴寒、地形起伏大、荒漠環境等地理因素影響通行能力和通達性較差;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受荒漠、低溫和地形崎嶇等地理因素影響,通行能力和通達狀況整體稍差;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通行能力和通達狀況整體較為均衡。中印、印歐之間陸路交通缺乏主干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的聯通。
(6)在“一帶一路”的重點海域中,災害性海浪和臺風災害主要影響西行、北上和南下三大藍色經濟通道的中高緯度海域,海面高度異常主要影響三大藍色經濟通道的低緯度海域。
為在“一帶一路”實施中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促進區域合作共贏與協調發展,在區域、廊道與節點城市規劃建設中提出如下建議:
(1)科學謀劃城市及交通基礎設施欠發達地區的未來發展戰略,以交通樞紐和城市區域合作園區建設統籌為突破口打通制約“互聯互通”的關鍵薄弱環節,有效帶動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2)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承載力為制約因素,科學制定“一帶一路”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兼顧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之間的平衡,有效保護陸地生態系統,維護水資源安全;
(3)加大政策扶植,科學布局“一帶一路”陸域太陽能資源開發,帶動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2.“全球典型重大災害對植被的影響”專題
(1)全球植被變化受全球氣候變化、人為活動、重大自然災害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相對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的擾動而言,重大自然災害事件對植被的影響往往是局部的、離散的,同時具備突發性和破壞性的特點。報告分析表明,各種重大自然災害對植被的影響具有明顯差異:就災害對植被的影響范圍而言,干旱與洪水影響范圍較大,林火與地震影響范圍較;就影響強度和恢復周期而言,地震與林火對植被影響強度大,植被恢復周期長,干旱與洪水次之。
(2)葉面積指數等植被遙感參數對重大災害造成的植被狀況變化響應敏感,這些高頻率、長周期過程參數數據可有效研究重大災害的植被響應與恢復過程。各災害類型的植被遙感參數在災后都表現出先下降后恢復的趨勢,但不同植被類型的響應速度和時空變化特征差異很大。
(3)人工御災措施與災后干預有助于減輕災害對植被的影響,促進災后植被的恢復。分析表明,農田灌溉條件與御災能力密切相關,與非灌溉農田相比,灌溉農田植被遙感參數下降幅度較小,時間有所滯后;災后人工干預可以加快林火災后的植被恢復,對于經營性林區采用必要的補種措施,可較快恢復林區植被,促進森林生產力的提高,有效恢復森林碳匯;在自然保護區域采用自然恢復措施,植被恢復周期較長,但更有利于原有地帶性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貫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科學研究、政策制定和行動實施等層面動員和集聚了大量社會資源,致力于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作為重要的技術保障,中國逐步建立了氣象、資源、環境、海洋和高分等地球觀測衛星及其應用系統,其觀測能力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中國在環境、資源和減災等方面對地球觀測數據的需求。同時,作為地球觀測組織(GEO)的創始國和聯合主席國,通過GEO合作平臺,中國向世界開放共享其全球地球觀測數據,并努力提供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是中國參加GEO工作部際協調機制框架下的一項重要工作,將長期、持續地開展下去。中科院、教育部、海洋局、氣象局、國防科工局、測繪地信局、環境保護部、地震局等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從數據支撐、人才隊伍建設、成果共享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自啟動這項工作以來,在保持繼承性和強調發展性的原則基礎上,“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已連續五次對外公開發布,圍繞全球生態環境典型要素、全球性生態環境熱點問題和全球熱點區域這3大類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遙感監測與科學分析,陸續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陸表水域面積時空分布、大型國際重要濕地、城鄉建設用地分布狀況、非洲土地覆蓋、中國-東盟生態環境狀況等8個專題系列共13個報告,為應對全球變化、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獲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這一工作充分彰顯了我國遙感科技界對服務人類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積極態度和重要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國科學家通過在這一領域的持續研究和創新,取得了新的技術突破,帶動了相關領域的發展,謀得了全球合作的主動性,提升了話語權,擴大了國際影響。
今后,年度報告工作將進一步面向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積極落實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精神,以全球視野進一步推進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